Feedback
  • 马里那斯·范德博教授

    (Teacher 荷兰莱顿大学)

    Summer school of Renmin University with choice courses and sound procedures provides golden opportunities for students to acquire new knowledge and approach the frontier of studies.

  • Anne Holopainen

    (Student 芬兰)

    The one on one volunteer service of Summer School is excellent. Through the communication and interaction with volunteers, I glimpsed and experienced life in RUC in a very real sense.

> Voices
What the teachers say?

By ISS Teachers

杨菊华教授:严谨治学才能终有所获
2014年的国际小学期期间,我校社会与人口学院的杨菊华教授担任“中国人的婚姻与家庭”课程的教学工作。该课程用英语讲授,主要通过讲授、阅读学术研究成果、观看文艺作品和课堂讨论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对婚姻家庭的历史变迁、现状和特点有所了解,重点关注中国的婚姻与家庭,但也会通过比较视角,涉及西方的婚姻与家庭。
“中国人的婚姻与家庭”这门课程作为社会学门类下的一门课程,贴近社会生活,许多同学都抱有浓厚的兴趣,在选课阶段就受到了同学们的热烈追捧,仅有三十多个名额的课程选课人数达到了两百多人,也是今年国际小学期人气颇高的课程之一。
杨菊华教授说,国际小学期确实对老师的英语水平有很高的要求,“有一些词汇原来很熟,但是长期不用了,就要花时间讲,一周三次课,花在讲词汇上的时间就很多。”当然,英文教学对同学们的对英文水平的要求也更高了,但事实上学生们的英文水平是各有差异的,“非常参差不齐,看他们做的展示就很清楚,坐在前排的几个学生英文挺好的,说得特别流利。”而对于这一问题,杨老师是这样认为的,课程教学一定是要公平的,不能说谁的英文差就要求老师向你倾斜,“但这也就是为什么我考试之前强调,不会用你英文的水平来判断,比如你的这个句子不通,但是你的意思到了我觉得就行了,我不会说,你这个有语法错误,因为这个不是英文语言课嘛,那今天我也说了,万一哪个词你记不住不会写,你用中文也可以。”所以杨菊华来时也一直在强调,这不是语言课,也不在乎有没有语言错误,或者这个词用得是不是地道,只要你的意思表达出来了,就是一种课堂参与。
“中国人的婚姻与家庭”,实际上是一门与我们生活非常相关的课程,对我们的日常生活学习也是有意义的,因为社会学是很重要的,涉及面非常广。这门课名字叫“婚姻与家庭”,但是开始给同学们介绍的背景,就涉及到了整个三十年的经济、社会、文化,包括制度方面,不管是延续也好还是变迁也好,制度是跟整个社会的变化密切相关的,反过来也会作用于社会。“不管你是学社会学的还是学其他专业,可能都避开不了这个,这个是从学科的角度。从个人来说,这个都是跟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东西。”杨教授如是说。
从6月底到7月份底,杨菊华教授将时间都花在了国际小学期的课程教学上,虽然暑假对教师来说是做科研的宝贵时间。杨菊华教授认为,国际小学期是有用的,关键看学生自己是否可以把握好这个机会。杨教授说,课上展示环节是希望大家有团队的意识。“国际小学期的意义在于自己是否投入,如果只是想混学分,那是没有收获的;如果自己想学一点,还是能学到东西的。对于同学们来说,国际小学期是一个锻炼和展示自己的宝贵机会。”
(国际小学期记者孙畹婷供稿)
 
布赖恩•怀特教授:遵从内心的选择
布赖恩•怀特,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农业与资源经济学系教授。怀特教授在2014年国际小学期教授“知识产权与创新经济学”这门课程。初见怀特教授,他身穿蓝色衬衫,笑容和蔼,还不时地冒出一句典型的美式幽默。作为学术精湛的教授,他的人格魅力同样令人钦佩。
今年暑假是怀特教授第一次来我校教授国际小学期课程,怀特教授说,尽管执教时间短暂,却也感受到,人民大学是一所著名学府,学生经过高标准选拔,课堂上许多学生都非常优秀。怀特教授认为,中国学生的平均数学背景不错,他能够看到中国学生都在互相学习和共同进步,这很令人欣慰。
怀特教授的研究领域十分广泛,这次国际小学期他选择了教授知识产权与创新的问题,怀特教授表示,创新对农业发展至关重要,比如,年轻时他在澳洲农场,唯一的热源是木材,之后变成太阳能,这就是一种创新。对于经济学的任何领域,创新都很重要、有趣但又富有挑战;创新也是一个不易研究的领域,因为创新在不同时代都展示出不同的样貌,创新的前沿总是随时代变化的,这也是它有趣的地方。怀特教授也希望通过这门课程的开设,让更多的中国学生了解到创新的相关知识。
怀特教授也对我国知识产权和创新的相关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对于中国目前的创新状况和对诺贝尔奖的追捧,他说,中国在上个世纪的几十年中还是一个并不富裕的国家,但是中国的发展无疑是非常迅速的,在食品供给、健康医疗等方面都发展迅速,这样惊人的成是值得骄傲的,这些比诺贝尔奖更加有意义更加重要。“我也非常相信,中国拥有许多优秀的科学家,在下一个十年或二十年里,你们会拿到诺贝尔奖。而事实上,许多美国的华裔科学家都曾拿到过诺贝尔奖,这也是一种肯定。我了解到的诺贝尔奖得主并没有什么不同,就像你我一样研究项目,他们只是比较突出并且抓住了机遇”。
(国际小学期记者孙畹婷、吕永周供稿)
 
Leif教授:我想教会学生的是责任
 
■学生记者 商雨桐
Leif H.Skibsted,国际农业与食品化学界知名学者,丹麦哥本哈根大学生命科学院食品科学系教授,中国人民大学讲座教授、新奥国际杰出教席专家。
1976年在哥本哈根丹麦皇家药学院获博士学位。从事食品化学研究30多年,共发表相关论文400多篇,曾获“Niels”和“Ellen Bjerrum”金奖、“Carlsberg”和“Ole Roemer”研究奖,曾由ISI Web of Knowledge(科学情报研究所数据库)授予1994-2004“丹麦农业和食品科学引用率最高作者”奖。
在2014年国际小学期(暑期学校)开学典礼上,Leif H.Skibsted 教授和12名海外学者被授予“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小学期荣誉教师”称号。从2009年国际小学期首创至今,Leif教授已经在人民大学的课堂上度过六个年头,“我想教会这个国际小学期学生的,是责任,每个人对于食品生产都应当有的责任。”
“我们要做出负责任的选择”
国际小学期年均开设约200门课程,《食品化学与健康》一直很热门,每年都有很多来自不同学科的学生选修。谈起开设这门课程,Leif教授说,最初正是抱着让更多人了解食品化学的想法接受人民大学的授课邀请。
“我想,这大概是因为食品和每个人都有关系,同时食品危机是你们这一代乃至你们的后代面临的一个巨大挑战。”说起这个话题,Leif教授略显严肃,“现在世界上大约有70亿人口,10亿人口在忍受饥饿,这大约是1/7的比例。一、二、三、四、五、六……”他突然抬手点向了研讨室里的记者和学生助理,指着第七个人说,“No food for you tonight(今晚没有吃的给你)!”一片愕然,然后大家爆发出一阵笑声。玩笑背后,Leif教授显然想让大家明白,饥饿离我们并不遥远,食品与我们每个人相关。
“21世纪50年代,我希望那时你们还在。”Leif教授以一句幽默继续着这个话题,“那时将有大约90亿人口,而我们拥有的资源数量是一样的,同等的土地去耕种,同等的水源去消耗,同等的海洋资源供捕获,而食品产量必须比现在超出50%,这实在是一个巨大的挑战。科技能够达到这一点,但是为什么还有这么多人挨饿呢?因为一些食物被浪费了,一些食物坏掉了,这和细菌有关,和害虫有关,和很多其他因素也有关系,这些都和食品科学息息相关。这就是为什么食品科学如此重要,每个人都必须对此有所了解。”
在遥远的北欧丹麦,Leif教授密切关注中国十数年,正是因为看到中国在食品生产供应方面做出的努力。“我对中国的历史很感兴趣,你们处在一个不断变化的社会里,近五十年来,中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如今,你们有着非常好的食品产出,几乎没有人挨饿,但是在(20世纪)50年代,还有很多人并没有足够的食物。你们运用科学达到这一点,这正是我感兴趣的领域,食品产出和保存。”
在2010年一篇关于Leif教授的报道中,他曾谈到,相信未来粮食产量会比现在高两倍,而信心来自科学。“如果没有科学,我们大约只能养活40亿人口,而今我们拥有70亿人口,未来会有90亿人口,在同等的资源条件下,是肥料和化肥耕种方式解救了我们。当然这就像转基因食品一样,有好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我们可以看到,美国在上个世纪就已经使用转基因食品了,并没有出现灾难。我们应当尊重自然,但重点在于我们应当学会平衡和我们如何做出负责任的选择。”
“这里的学生very interesting!”
2009年第一次给国际小学期授课时,Leif教授“还有些不太自然,不知道中国的学生真正想从我这里了解到什么”。如今,他已多年参与了化学系的研究生教学和科研工作。
“化学对于很多问题的解决都非常重要。就像治愈肥胖症的医生,也必须明白糖类的化学原理和对人体系统的作用。”了解到人民大学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优势后,Leif教授将国际小学期的课程定位为提升学生对于自然科学的认识,强调理工学科与人文社会学科之间的联系,因为他深信“化学在中国未来的发展道路上必然会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从第一次国际小学期课程开始,Leif教授投入了满腔热情。他上课前总会提前几分钟到教室,或者和学生交流,或者准备板书;上课时会经常与学生互动,试着以更加简单直白的方式让更多学生懂得食品化学的奥秘,也会和学生讨论丹麦与中国在烹饪上的差别,认为中国食物更加适合未来世界。
“这里的学生very interesting(很有趣)!思想很开放,并且拥有国际化的视角。”Leif教授不时会收到选修国际小学期课程的学生发来的电子邮件,“他们的发展都很好,听到他们告诉我自己去了一些世界知名大学时,我真的很为他们开心。”
2010年,Leif教授受聘我校讲座教授。2012年,我校设立新奥国际教席,面向非华裔外国专家,优先设置在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文化传承创新等具有重大意义、学术上最有可能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的国家重点学科、学校重点建设学科、国际通用学科以及有望实现重大突破的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Leif教授首批入选新奥国际杰出教席。
从此,除每年暑期在国际小学期授课和为期两周的合作研究外,每年春季,Leif教授都会来访开展教学研究。
化学系建设的“功能分子与材料动态结构研究中心”具有国际领先水平,Leif教授在这里合作开展了与食品和健康、医学和生命科学密切相关的课题研究。其中,他建立的4项研究方法为在分子水平开展复杂体系中抗氧化活性研究提供了基础,3项研究结果为从分子水平进一步揭示生物体抗氧化防御机制,为抗氧化剂的筛选与应用、设计与合成提供了实验证据。
几年来,Leif教授以中国人民大学为第一作者署名单位合作发表学术论文15篇。他参与指导的2名博士研究生、5名硕士研究生,已前往德国马普所等著名高校和科研机构从事科研工作或继续深造。他参与指导的本科生宋林霖在本科期间就在美国化学会(ACS)农业食品化学杂志发表了研究论文,现在美国攻读博士学位。基于与Leif教授的合作研究,化学系3名青年教师已成长为教学科研骨干,其中2人成功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游历过多个中国城市,见识过很多中国美食,也关注中国的食品安全问题,Leif教授认为,除了加强监管之外,还要加强对民众的教育。为此,他在古稀之年依然奔波在中国大地上。至于将来,他想去中国的南方看看,还想去“非常冷”的哈尔滨,“如果身体健康允许,我会一直参与国际小学期。”
 
史黛西福特:“好的学习效果需要全心参与”
 
■学生记者 刘雅文
2014年夏天,人民大学国际小学期,来自西藏民族学院的大学生徐雅琴遇上了来自香港大学的史黛西福特教授,两周半的课程,让师生俩人都有了全新的感受。
史黛西福特(Staci Ford),出生于美国,先后获得美国杨伯翰大学学士学位、哈佛大学及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硕士学位、香港大学博士学位。自1993年以来任教于香港大学,担任荣誉副教授,同时在美国、中国、欧洲、中亚等国家和地区大学担任客座讲师。
见到史黛西福特教授时,她身着红装,脸上带着暖人的笑容。她说,这不是第一次来北京,却是第一次来到中国人民大学,第一次参与国际小学期授课。在美国成长,在香港生活,使得她对历史文化和民族认同研究特别感兴趣。在国际小学期,她开设的课程是《美国流行文化历史》,“以流行文化为材料,着重培养学生以历史性的、批判性的思维思考文化现象的能力”。
  “我很幸运见证和亲历了香港回归以来的变化”
1993年,在香港大学取得博士学位后,史黛西福特开始在这所大学任教。“到现在已经有21年了。我不敢说自己是香港文化方面的专家,但在香港生活算是十分在行了。”她笑着说,“我很幸运见证和亲历了香港回归以来的变化,深有感触。”
初到香港,史黛西福特教授感觉香港与纽约有很多相似之处,从历史的视角来看,香港与各种文化碰撞的机会更多,受西方文化影响更早、更深,“然而香港回归以后,身边说普通话的一下子多了起来。”
随着香港回归后两地往来增多,史黛西福特教授越来越深切地感受到一种血脉亲情。“我在香港大学的学生们都很爱国,对中国的文化和历史有着很强的民族认同感。人们常常说香港与内地怎样不同,主要是在传统印象以及政治体制上。其实现在我感到更多的是共性。”
近年来,从内地到香港高校学习交流的学生越来越多,让史黛西福特教授感受很深的一点是,这些学生十分勤奋认真,他们的态度感染着香港与来自世界各国和地区的学生。“看着他们一起努力,把课堂学习和学术研究水平提升到新的高度我觉得很欣慰。”在她看来,同时也有许多香港高校的学生来到内地交流或就业,这也推动了香港和内地的融合与发展。
最近,史黛西福特教授正在通过中国内地、香港地区电影作品和侨民电影开展中西跨文化交流研究。“现在影视领域的合作越来越多,有时很难界定是香港电影还是内地电影,其实电影的产生本来就是一体的,能够制作出呈现历史、反映时代、指导现实的优秀文化作品才是最重要的。”她认为,优秀的电影作品是了解和研究文化的重要材料,她也鼓励学生用课堂上学到的文化观点解读电影,“从电影本身出发看到更多。”
  “不同的学科都应该以开放的心态相互对话”
 第一次来到人民大学,史黛西福特教授就对这座校园留下了深刻印象,“人民大学的人文气息非常浓厚,具有全国高校顶尖的人文社科水平。在课堂上我看到同学们对历史有很高的热情和很好的思维基础。”
 针对社会上出现的“历史无用论”,史黛西福特教授认为,人文教育在当今高等教育中的重要性依然不容小视。“我也理解学生选择攻读历史专业时的顾虑。但毋庸置疑,学习和研究历史具有重大价值,能够训练一种批判性的视角,开放地思考问题。而且,历史学科也随时欢迎来自不同学术背景的学生。”
 史黛西福特教授说,自己指导的很多优秀的学生就来自金融、经济等专业。“他们之前的学习和生活经历都是历史的一部分,都是他们开展研究很好的材料。其实,历史思维对经济、商务甚至理工学科等方面都是大有裨益的。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将慢慢体会到研究历史的重大价值。”
 “不同的学科都应该以开放的心态相互对话。”史黛西福特教授说,参加国际小学期最令她惊喜的地方在于,在一个课堂上有不同国家种族、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他们的视角和思维往往超出她的预期,这对文化历史学的探讨尤为有利。“每一堂课上大家讨论和分享的时候,实质上就是鲜活的跨文化交流,我们都很享受这个过程。”她高兴地说。
  “好的学习效果需要学生和老师都全心参与”
 在史黛西福特教授讲授的《美国流行文化历史》课堂上,有来自美国、法国、韩国等国家的留学生和中国高校学生。课间,她时常和同学们交谈,引导他们用课堂上学到的历史文化观点来分析不同文化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她说,学生经常会提出一些新的观点和思考角度,将教学内容引入纵深,“我很期待这样的思维闪光点,他们时常让我惊喜。”
 作品赏析、课堂讨论、课下阅读、读书笔记、课程论文是史黛西福特教授教学的几个环节。她会根据每节课的内容选择相关的影视作品让学生鉴赏,还请来嘉宾到课堂上与学生面对面交流。在采访中,同学们都表示很喜欢这种能够让自己充分投入的教学方式。
 因为硕士学位是教育学方向,史黛西福特教授曾经比较思考过不同的教学方式。她发现,在美国学习和工作时,习惯以互动、讨论为主的教育方式,而到了香港大学,学生往往希望有更多的讲授,“我深刻地体会到,当学生更多地投入和参与时,学习效果更好。”
 在每节课前,史黛西福特教授都会通过邮箱发给学生与课程相关的阅读材料或电影,并要求每人写出阅读思考。“阅读是最能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方式,因为每个人的文化知识背景不同,对同一阅读材料的理解也不同。文化本就无高下优劣之分,我看重的是学生是否学会用历史的眼光观察。”
 从求学美国到执教香港,史黛西福特教授亲身体验了不同的教学模式。在她看来,很难界定最好的教学方式是什么,但不容忽视的是相互学习借鉴。“当然,教师和学生一样,都是在尝试和犯错中不断成长的。我们期待与学生之间的互相反馈,这使师生能够共同进步。总的来说,好的学习效果需要学生和老师都全心参与。”
 “学术、工作、生活更方面都在学习。”第一次参加国际小学期,史黛西福特教授表示非常喜欢人民大学的氛围,与可爱的学生们在一起非常愉快,“明年如果有机会,我非常愿意再来。”